2005/08/15 | 改编的神话和神话的改编---关于<魔戒>和<Troy>的改编(鱼的毕业论文)
类别(*缪斯玄关*) | 评论(0) | 阅读(444) | 发表于 11:47
汗,写成板砖文了~~~不过好处就是上偶们学校可以写自己喜欢的电影,转圈圈Ing~~~

改编的神话与神话的改编
——从《魔戒》和《特洛伊》谈史诗作品的改编

论文提要:

通过比较电影《魔戒》和《特洛伊》对于原著的改编,浅析对史诗作品的改编;
一、“改编的神话”:《魔戒三部曲》
1、纷繁情节的有机删减——提炼精华,靠近原著的精神
⑴迅速进入故事:序幕开篇,引入情景
⑵追踪主线,渐进紧张
⑶精炼情节,分散高潮
⑷简化结局,烘托气氛
⑸对保留情节的提炼
⑹出场人物的缩减和合并
2、重新设置新的情节——进一步增强可看性
⑴设置新障碍
⑵主要爱情线的提升
3、巧妙的穿插和安排——转移情节
⑴伏笔和呼应
⑵情节和客观描写的转移
二、“神话的改编”:《特洛伊》
1、影片的关照:伊拉克战争
2、剔除神话因素:貌似人性的改编
3、对人物把握的偏差
⑴人物的简单化处理
4、描述情节,缺乏情感
⑴缺乏视点的讲述
⑵尝试换一个讲述角度
三、关于史诗篇章的改编
1、承袭原著的风貌
2、有机的缩减章节,添加符合电影规律的情节
3、关于前史的交代
4、人物的深刻挖掘和把握
四、结语


关键字:史诗作品 《魔戒》《特洛伊》《伊利亚特》 情节提炼 原著精神 追踪主线 分散高潮 保留和删减 设置新障碍 转移情节 神话 缺乏视点 承袭原著 前史交代 人物挖掘




……History became legend…Legend became myth. And some things that should not have been forgotten were lost.
……历史变为传说,传说变为神话。一些不该被遗忘的东西丢失了。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魔戒的导演彼得杰克森在和新线电影公司交涉的时候,主管曾经问他:有一个人会笨到一口气拍摄两部电影么?彼得很清楚,他连拍的并非两部,而是三部曲。
史诗被改编成电影几乎被认为是不可能的。而像《魔戒》或者《伊利亚特》这样包含着复杂场景、众多人物、纷繁情节的巨著,改编会是一项庞大繁杂的工作。而《伊利亚特》的改编看似还有古代和现代价值取向和道德水准的偏差,如果一字不差地照搬下来,按照原有的人物逻辑拍摄,将会是一部匪夷所思的电影。某种程度上,《伊利亚特》的改编与《魔戒》相比,更多需要价值观念上的认同而非情节线索上的重新安排。《魔戒》的改编更大程度上需要遵循和靠近原著的精神,而《伊利亚特》除了承袭原著的精神意外,需要对人物进行加工,使之更靠近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引起认同。

一、“改编的神话”:《魔戒三部曲》
《魔戒》改编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我更愿意称之为“改编的神话”;而《伊利亚特》的改编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只能称之为“神话的改编”。

1、纷繁情节的有机删减——提炼精华,靠近原著的精神
即使是从小熟读小说的彼得,一定程度上也认为魔戒是“不可能拍成电影
的”。托尔金显然也是这样想,所以他将《魔戒》的电影版权价钱定的很低贱。如果按照原著的章节一幕一幕拍下来,将会是一部“冗长的烂片”。要将一千多页的几百万字的小说浓缩十个小时的电影,前提是要浓缩精华,剔除对情节没有推动的章节。托尔金花了十五年的时间构建这部鸿篇巨制,在小说中展现出很多丰富的隐含个人经历的情节,而很多旁支末节都是脱离主线的,某种程度上来说,小说的一些章节叙事是缓慢没有张力的(他自己刚开始写小说的时候,并没有考虑清楚将来小说的走向,因此第一章节就写了很多遍)。而怎样将引导观众尽快进入故事,随着主人公的走向推进故事情节,就成了改编的首要目的。
根据小说的主要章节,彼得将电影的首部曲关键情节定位为:序幕(小说中并没有,电影中是为了交代前史)→取得魔戒→逃离家园→到达林谷→组成同盟→同盟解散(至此同盟分散为三队)。精练过后的主线删减了小说中的很多情节,使得观众能始终跟着弗罗多和护戒队的步伐。

⑴迅速进入故事:序幕开篇,引入情景
小说的开篇是以比尔博一百一十岁的庆生开始,展现霍比屯的生活场景,介绍哈比人的特点等等,这作为小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电影从黑场开始,安排了一个近10分钟的序幕,交待必要情节。
在序幕中,通过画外音和蒙太奇段落集中交代了魔戒的打造,中土的陷落,最后同盟的结成,索伦的战败和魔戒的失落以及被重新寻获U庋慕淮蚪喽匾蛭魑挥薪哟ス∷档墓壑冢庋姆绞讲拍芰硭锹砩辖牍适虏⒍怨适掠写笾碌牧私狻6蚰凰械哪谌莸纳粱丶负跏窃谛∷到械搅种唬母龉热撕脱抢缘酱锇〉木幼〉厝鹞拇鞫ü』嵋椋–ouncil of Elrond)才讲述出来的。电影不可能遵循原著,在故事进行到一个半小时的时候才讲述魔戒的前史和第一纪最后同盟的历史。
这个序幕显的由为重要,不但交代了重要的前史情节,而且使得观众从开篇的第一个镜头起就迅速进入了规定的情景。而序幕之后才出现的夏尔悠闲的情节,则反衬出下面的冒险将是残酷而艰苦的。

⑵追踪主线,渐进紧张
在小说中,比尔博离开夏尔,将魔戒留给弗拉多。弗拉多将戒指保存了数年,当甘道夫重返夏尔的时候,弗拉多又耽搁了数月才上路,那时他已经年过五十了。这在电影中被简化成了貌似几天的戏。电影不可能花大量篇幅去描述这数年间主人公的作为,在甘道夫离开后,也只是用简洁快速的蒙太奇和画外音交代了他去调查羊皮纸卷的情节。而在原著中,旁支末节诸如比尔博讨厌的亲戚来访,山姆或是其他哈比人的闲杂,都被大幅度删减了,重场戏只是保留了一场热闹的宴会。这场宴会是四个哈比人离开夏尔的最后一次狂欢,势必与他们之后艰辛的旅程形成强烈反差,同时也让他们在最困难的时候怀念家乡。
与原著不同的是,电影需要通过紧张感来推进故事。所以从一开始,四个哈比人面临的就是戒灵的追杀和威胁,这与书上看似郊游般的旅行有所差别。电影删减了和情节主线没有关系的章节,如与汤姆的相遇。电影从“开始逃亡”就追求一种被追逐的迫切感,调动观众的紧张情绪。“开始逃亡”的紧张一直随着情节发展延续到了布理的跃马客栈的几场戏中。在电影中,跃马客栈营造的是一种风雨中飘摇中类似中世纪的粗犷和阴暗。而小说中,跃马客栈中却不乏歌声和热情的人群:

夏尔来的哈比人一走近大厅,当地人就热情的欢迎他们。其他的陌生人,特别是那些从绿大道上出现的家伙,都用好奇的眼光打量著他们。店主向佛罗多一行人介绍当地的老主顾;不过,他连珠炮似的说话方式让哈比人手足无措,勉强听清楚了许多名字,却搞不太清楚谁是谁……(小说《魔戒》)

这样的情绪和气氛明显是不太合适电影的紧张气氛的(哈比人甚至加入了歌唱跳舞的行列)。影片中延续的是被追杀的紧迫,因此在跃马客栈,这样的情绪应该继续渲染下去,才能为后面遇上神行客亚拉冈做铺垫。而在这里,小说和原著最大的不同莫过于弗拉多在这里戴上戒指的契机。小说里,弗拉多在跳舞的过程中无意见戴上了戒指,这用镜头显然是无法表现的;加上这样紧要的关头(甘道夫答应他到跃马客栈会合,却没有到),要让陷入迷茫的男主人公在桌面上跳舞是很“不可思议的”(彼得),所以编剧最后决定让弗拉多在一群混乱中被绊倒,无意间戴上戒指。这并非出自他的本愿,但也无法否认魔戒同时也在诱惑着他。而在他遇上神行客亚拉冈之后,影片大量删减了亚拉冈与四个哈比人的对话,只有简单对白,旨在延续紧张感和突出亚拉冈的神秘。
瑞文戴尔的诸多情节会延缓影片的紧张感,这也是彼得和法兰在改编中遇到的一大难题。爱隆会议的重要情节是组成同盟队,但在书中这冗长的一章会使得故事偏离主线。彼得选择在序幕讲述了大部分爱隆会议上阐述的前史,使得这次会议在电影中精简到着重体现魔戒的不可被凡力摧毁的力量和冈铎将军波罗莫对魔戒的野心(为后文埋下伏笔)。
在“双塔奇兵”和“王者再临”中,不必要的情节被大幅度删减,以便能够以最得力的方式将情节引向高潮。

⑶精炼情节,分散高潮
在小说中,第二部“双塔奇兵”中包含“圣盔谷大捷”和“尸罗的巢穴”。这在电影中被分别放到了第二部和第三部中。这是出于分散高潮的考虑。而读过小说的人都知道,“尸罗的巢穴”虽然出现在第二部中,但它发生的时间应该是与米拉斯提力斯之战的时间相同。因此,即使是重新编排小说中各个情节发生的时间顺序,也应该把这一章节安排进第三部。
二部曲中最大的高潮部分无疑是“圣盔谷大捷”,而在此之后大战尸罗的紧张感已然不能左右观众的情绪。两部分的高潮戏无法放在一起同时接受。重要的是像魔戒这样的三部曲,怎样让观众始终保持兴趣去关注影片?这就要求在每部戏都要有足够的高潮调动观众的情绪,并留下悬念。如果说第一部的高潮是“波罗莫之死”,第二部是“圣盔谷大捷”,那么第三部的高潮点之一就是“大战尸罗”。

⑷简化结局,烘托气氛
《魔戒》的小说中安排了多重结尾,包括国王加冕,精灵离去,重返家园等等。小说的结尾非常纷繁,几乎囊括了所有种族的最终去向。而电影不可能一一交代,必须落定在主要情节线的结束上。所以电影重点突出的是“国王加冕”的结尾,突出的是壮观和皈依;而“精灵离去”,突出的则是落幕的寂静和归去的怅然。电影没有交代小说中诸如同盟队其他队员和洛汗国将军的最后去向,而是保留了最精华的部分。而电影的主要人物是弗罗多,所以他最终的去向必定要留在全片的最结尾。当所有成为过去,山姆在小说中的最后一句台词也结束了全片。

他可以看见屋内有著黄光和温暖的火焰,晚餐已经准备好了,大家在等他回来。小玫拉他进去,让他坐好位子,把伊拉诺放到他腿上。

他深吸一口气。「我回来啦!」他说。(小说《魔戒》)

⑸对保留情节的提炼
电影对小说中的保留情节进行了准确的提炼,使得情感能得到最好的传达。以《王者再临》中米拉斯提力斯之役后医院一场戏为例(这场戏在电影院版中被剪掉,保留在豪华完整版里),小说中这一章节还饱含了勒苟拉斯和金雳的对话,法拉莫和伊欧玟的情节等等。
而在电影中,这一场紧接着的是米拉斯提力斯战役之后惨烈的景象,上一场的情绪需要延续下来,需要处理成对白极少的沉默段落。这一场戏必须交代出亚拉冈对伊欧玟的纯洁情感和伊欧玟与法拉莫的第一次相遇,所以整场戏都属于伊欧玟,原章节中大段的对白被删减,医院一场戏完全没有对白,只是一场加上忧伤音乐的蒙太奇段落,原著中法拉莫和伊欧玟的大段对白被留到了下一场,本场只通两个互相凝视的镜头表现他们的第一次相遇,这种沉默的表达却能比任何形式都能传达出准确的情绪。

⑹出场人物的缩减和合并
《魔戒》的小说构建了整个纷繁复杂的中土世界,其间种族无数。小说中先后出场的人物不下数百,而全部在电影中出现是不可能的,而且不可能在情节进行到高潮的时候忽然介绍进一个新的人物,即使出现了,也极有可能只是短暂的“惊鸿一撇”(彼得)因此,有机的删减合并人物,又不损害原著的精神,显的由为重要。
删减人物的原则之一,就是删去在前情中出现的人物如果在后续中完全没有出场或者只是短暂一撇,对情节推动没有起到作用的人物。如比尔博的亲戚,汤姆和金莓。而在原小说中,很多出场的精灵亦被省略,如小说中出场营救受伤的弗罗多的精灵应该是瑞文戴尔的精灵葛罗芬戴尔(小说中,他同样在爱隆会议上出现),而非亚玟;在爱隆会议上出现的精灵如类似顾问角色的爱瑞斯特也被省略(或者只简化为电影中某个没有给过正面镜头的人物),因为爱隆会议本身是经过大幅度删减的,主要是要达成同盟行程的目的,在这里,不比讲述魔戒的种种前史,所以顾问显的多余。
而在后续中出现的人物,前情中没有出场的,也被删减或者替代。如在圣盔谷一役中,带兵前来援助的本是爱隆的双生子爱莱丹和爱洛赫,而小说中这两个人物即使在瑞文戴尔的也从未出现;虽然编剧保留了精灵前来助战的情节,但是将领队换成了在萝林的情节中出现过的精灵哈尔达。
经过删减或合并过人物,才能使得电影进一步完整,而不会让观众产生类随于“这个人物为什么就此消失了”或者“这是谁,前面从来没有看过他”之类的疑问。提炼人物,这是改编鸿篇巨制时最关键的要点之一。

2、重新设置新的情节——进一步增强可看性
添加新的情节是为了完善小说中章节之间的连贯性,更多的是为了增强可看性。电影和小说不一样,小说可以随时让读者的视线跳出来,去关注另一件正在发生的事件,而电影需要的是牢牢抓住观众的紧张程度,促使他一气呵成将长达十个小时的电影全部看完。

⑴设置新障碍
魔戒的携带者弗罗多才是电影的主角,不让让观众在领略了规模宏大的战役只有而忽略了主线的存在。因此,在三部曲中给弗拉多和山姆设计障碍是必要的。编剧在多条线索并进的同时很准确地切换了各个不同线索的紧张度,让观众在貌似高潮的巨大规模战役之后,同样能回到“魔戒携带者”的主线上来。

①来自法拉莫的威胁
电影改变了小说中法拉莫(波罗莫的弟弟,冈铎摄政王的次子)的角色,让他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而这个人物在小说中前后几乎是没有变化的)。他也收到至尊魔戒的诱惑(小说里并没有这样的设计)。他得不到父亲的肯定(因为他的父亲始终看重的是他兄长),他急于证明自己。

法拉莫:冈铎年轻的将军终于有机会证明他自己的能力……(电影《双塔奇兵》)

而这个情节的设定,最好的契机就是让这个年轻的将军代替他兄长的身份,再一次对魔戒产生威胁——夺取魔戒,献给他的父亲。这是弗罗多和山姆面临的一个新的障碍。而当年轻的冈铎将军最终战胜了自己的心魔,放走了两个哈比人,他进一步成长了。

②咕噜姆的离间和魔戒的最终的销毁
咕噜姆对于弗罗多和山姆来说是最大的潜在威胁。在小说中,这个人物企图离间两人却没有得逞,小说的读者都清楚,弗罗多和山姆是共同进入尸罗的巢穴,穿过通道的。而电影中设计咕噜姆离间的成功是要提升弗罗多个人面临的困境,设置新的障碍。观众毕竟是跟随着弗罗多的视点在前进的,所以他所面临的一切都将提升紧张度。
至尊魔戒最终销毁的过程也和原著有所不同。原著中,咕噜姆咬断了弗罗多的手指夺得了魔戒,在无意中堕入了末日火山的熔岩中。而在影片花费了大量笔墨塑造了弗罗多冒险的过程和复杂的心态之后,不能在最关键的时刻让他处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所以改编的情节变成了弗罗多奋起反抗去争夺魔戒,同咕噜姆一起跌落下去。在他挂在悬崖上的时刻,观众在揪心的同时不希望看到小说中类似于“来吧弗罗多先生,我们要马上离开这里”的台词,而是让山姆在伸出手的刹那,只用最简单的台词道出了艰辛过后的百感交集。

山姆:……千万别放手!(电影《王者再临》)

⑵主要爱情线的提升
惟一一条贯穿影片的爱情线是身为凡人的亚拉冈和身为精灵的亚玟之间的感情。而小说中,亚玟出现的次数屈指可数,除了在瑞文戴尔出现过一次之后,这个人物只在结尾和后续中有过片断式的描写。而她每次出场,台词聊聊无几,结尾部分对她的描述近乎客观讲述的形式。作为小说这无可厚非,因为小说的读者都会将这个人物作为背景来认同,从而进一步认同她的选择和亚拉冈。而电影无法将她推到后景。无论从情节还是从人物考虑,亚拉冈的犹豫都在于他对自己身份和力量的迷惑以及他对这段感情的踯躅。所以亚玟作为一个理应被关注的人物被被进一步加工。

①出场
亚玟代替了葛罗芬戴尔出场,营救了弗罗多。这个人物的出场显的更有戏剧
性,使得观众猜测她和亚拉冈之间的关系;因为电影不可能按照小说那样用旁白或者画外音去交代她和亚拉冈的前史。虽然很多读者不满意她在这里表现的像一个战士,但这种出场方式却是必要的。

②关于暮星的选择
小说中,“亚玟的选择”是作为后续的背景材料来介绍的,用客观叙事的方式讲述了她放弃精灵的永生而选择与亚拉冈厮守终生。电影截取和形象化了情节,将它提升到瑞文戴尔瀑布边的一场戏中,并用亚玟胸前暮星的挂坠来表示代表她永生的力量(小说中,她最后将它送给了弗罗多),将它送给了亚拉冈。

亚玟:…我宁愿和你厮守终生,也不愿孤独地度过我永无止尽的生命……我选择成为凡人。(将暮星的挂坠送到亚拉冈手中)
亚拉冈:你不能——
亚玟:这是我的选择,代表了我的心。(电影《魔戒现身》)

这样的处理是高明的,不但能让观众进一步了解到她和亚拉冈之间的爱情纠葛(这成为亚拉冈的犹豫),也能让暮星挂坠作为重要道具之一始终在片中出现,时时刻刻提醒着亚拉冈,并为后续亚玟生命随着魔戒力量的增长而衰退埋下伏笔。

③三部曲中亚玟出现的形式
小说中,亚玟只在第一部和后续中出现,而作为电影,无法将这个关键的人物从以后的两部曲中完全抹煞,只在结尾让她出现。这对恋人始终天各一方,而如果在电影中让亚玟和亚拉冈重逢又是不现实而且违背原著精神的(彼得和法兰曾经尝试改编让亚玟在圣盔谷战役中出现成为战士,遭到了很多小说迷的反对)。为了能更好的承袭原著的精神,在以下的故事中,主要强调的是两人新有灵犀的沟通和亚玟与父亲爱隆之间的关系。

A、精神的交流和闪回
《双塔奇兵》中亚拉冈坠崖昏迷的时候,亚玟作为精神支柱在两个时空出现。亚拉冈在昏迷中听家亚玟的声音,出现关于亚玟的幻觉。

亚玟:……愿神明保佑你。(《双塔奇兵》)

而在《双塔奇兵》中亦出现了亚拉冈关于他和亚玟的闪回。编剧通过这种方式时时刻刻提醒观众亚玟的存在和亚拉冈的犹豫,使得这条爱情线始终贯穿在故事中。

B、后续的展现和父女的关系
仅仅展现“亚玟的选择”并不能体现这段爱情的悲苦和勇敢。所以原小说中后续部分爱隆对亚拉冈的一次谈话(主要内容是关于亚玟的亚拉冈的关系)被提升到电影中来展现,以加深观众对这段爱情的理解。
悬崖下亚拉冈最终振作骑马离开转到另一个时空瑞文戴尔(通过亚玟的一个镜头实现转场),直接接到了亚玟和父亲爱隆的一次交谈。电影中爱隆和女儿的关系比小说中更为明晰(小说中并没有提到父女之间的矛盾),使得观众能够通过爱隆、亚玟和亚拉冈三个人物的心态更加关注这段故事(《双塔奇兵》中爱隆还不知道女儿的选择)。

爱隆:…没有希望为什么你还要流连在这里?
亚玟:希望依然存在。
爱隆:就算亚拉冈得胜归来,你的夙愿成真,他仍难逃一死……他将成为人类君主的楷模,受到后世敬仰……而你,我的女儿,你将生活在悲痛中,你得心将永远得不到慰藉,就像没有星光的冬日夜晚……你将一天天踯躅在干枯的老树下,直到世界改变,你也虚度了一生…………(电影《双塔奇兵》)

编剧在这里也加进了亚玟的犹豫:这次谈话之后,她决定遵从父亲的安排,到
瓦林诺乘船离开中土(这一段是小说中没有的);“暮星最后的旅程”在《王者再临》中得到延续,当亚玟在预见中隐约看到自己未来将会出生的儿子,毅然返回了瑞文戴尔,请求父亲重新锻造圣剑。这一段的情节也是小说中没有的,却能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亚玟对于自己选择的勇气和坚定,之后才会有爱隆重新锻造圣剑,并将它交到亚拉冈手里。
经过艺术加工的人物,更大程度上仍要保持原著的精神和对人物的诠释。影片
对原本属于背景人物的亚玟的加工是成功的,能让没有接触过小说的观众对这个人物产生认同,以同样的心态去体会亚拉冈复杂的心态。

3、巧妙的穿插和安排——转移情节
电影受时间和篇幅的限制,小说中的章节无法一一展现。而无法展现的章节中,有很多情节和对白却体现了原著的精神和风貌。在对这部分章节的处理中,有很多因素被保留了下来,巧妙地加以转移,重现在电影中。这也是改编中的高明之处。

⑴伏笔和呼应
《收复夏尔》是“销毁魔戒”这一主要情节结束后发生的事。小说的读者都只到,在四个哈比人离开夏尔展开冒险的时候,魔多的黑爪伸到了与世隔绝的夏尔。在四个哈比人回到夏尔之后,还经历了这样一场浩劫。而在主要故事完结,全部高潮结束之后,电影不可能再次展开另一个和主要情节无关的高潮。
在删除了这一章节的同时,编剧有选择地保留了其中的一些情节,安排到了《魔戒现身》中,作为伏笔:弗罗多通过萝林女王凯兰崔尔的水镜,看到了夏尔的浩劫(在小说中,弗罗多并没有看到这一幕)。

凯兰崔尔:……如果你失败,这一切就会发生。(电影《魔戒现身》)

这是编剧对小说部分情节的保留。通过小说,读者会惊异于当他们以为所有情节落幕的同时,竟然有另一场悲剧需要主人公去面对;而编剧希望保留这种感情的同时,巧妙地将这种情绪溶入到了主线的情节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止于对原著的尊重,而是对原著章节更巧妙的安排。

⑵情节和客观描写的转移
看过电影和小说的人都会发现,在小说中,很多原著中的描写被保留下来,通过其他人物来阐述。其中最动人的一幕发生在米拉斯提力斯即将陷落时,甘道夫和皮聘的一段对话:

皮聘:…什么?看到什么?……
甘道夫:白色的海岸……死后的世界……在黎明的晨曦中,一片绿色的大地……
皮聘:……哇,听起来不错……
甘道夫:……没错。(电影《王者再临》)

电影中甘道夫这段台词来自于小说结尾弗罗多乘船离开灰港时的描写。这段描写是完全可观而极具画面效果的,而这段描写尤其重要,不但但是因为它体现了一切落幕后的,精灵离去的怅然和宁静,更因为这段充满真挚感情的文字,正是托尔金心目中“天堂的样子”。

……直到一个下雨的夜晚,佛罗多闻到了空气中甜美的味道,以及海上传来的歌声。然后,就如同他在庞巴迪尔的家中所做的梦一样,灰色的雨幕被拉开,眼前出现了一个洁白的海岸,一望无际的绿色大地和美丽的日出……(小说《魔戒》第六章第九节『灰港岸』)

无论是读者还是编剧,都会强烈希望保留这段原著中的经典文字,然而仅仅用镜头表达是不够的。所以编剧选择在米拉斯提力斯行将陷落,貌似一切都陷入绝望的时候,让甘道夫选择这段文字中最精练的词语,跟皮聘描述这一幕世外桃源的景象。这不仅仅是台词的转移,而是情绪的一种宣泄和心灵的慰藉,加上两个演员真挚的表演,使得这场戏成为了《王者再临》中看似平静却足以使人落泪的一幕。这是对小说改编中的神来之笔。

二、“神话的改编”:《特洛伊》
《伊利亚特》的改编在某种程度上和《魔戒》的改编有相似之处。《伊利亚特》同样是史诗篇章,都跨越了漫长的岁月过程(伊利亚特的战争经历了十年之久);这两部电影都可以说是拍给从来没有度过原著的人看的。而在某种程度上,改编类似于希腊神话篇章几乎是不可能的。《伊利亚特》曾经被改编了三次:黑白片《木马屠城记》,《特洛伊的海伦》和现在的《特洛伊》。客观上说,《特洛伊》的情节安排是一次讨巧,某些情节的安排也是好莱坞成熟的水准之作,而它的失败之处,归结于对原著精神把握的尺度和偏差。并且,将十年的战争用短短90分钟的影片来表现,必定造成情节逻辑上的失误。

1、影片的关照:伊拉克战争
《特洛伊》的讨巧之一在于无论是它的改编或者上映,对照的都是伊拉克战争。虽然托尔金一向反对将《魔戒》和一战相提并论,但作为一个亲历过战争的人,小说中的很多情节都隐藏了他对战争的理解(如死亡沼泽)。这种认同是不自觉的。而《特洛伊》的人物和情节安排安排太过明显地表达出伊拉克战争的影子:阿喀琉斯的形象酷似美国大兵,而阿迦门农的形象酷似萨达姆;就连木马屠城过后所谓特洛伊城内的“另一条通道”,也无疑影射出某种战争的因素。这是美国编剧对《伊利亚特》的简单理解,与《魔戒》的改编者相比,他们缺乏对这部史诗作品最基本的热爱和深入探讨(《魔戒》的编剧都是长达数十年的小说读者,对小说有着由衷的敬意和热爱),他们要做的,只是将一部明星云集、场面精彩的商业片呈现在观众面前。编剧对原著的冷漠和简单理解,是改编的第一大禁忌。作为占有资源的编剧,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和途径来阐述故事。

2、剔除神话因素:貌似人性的改编
《伊利亚特》首先是一部神话,其次才是一部史诗;这场战争是众神操纵的,
众多英雄也是众神情绪的代表。无论是旧版的《木马屠城》还是《特洛伊的海伦》,都保留了原著中的神话因素。
《特洛伊》剔除了神话因素,首先就大大削弱了这部作品对于原著精神的承袭。或许编剧更大程度上想要呈现战争中的人,而非神,但是缺乏了神话因素,这部影片首先就没有最基本的立足点,人物也缺乏动机。而《伊利亚特》中有着太多无法忽略的神话因素,如著名的“阿喀琉斯之踵”和“阿迦门农女儿的祭祀”。
影片中虽然淡化甚至完全去除了神话因素,但一大谬误是根据神话所埋下的伏笔在影片后并没有呼应。如阿喀琉斯在海滩大捷后在太阳神神殿前砍下了阿波罗金像的脑袋,他的下属提醒他“阿波罗无所不知”,这一情节明显是为了保留原著《伊利亚特》中阿喀琉斯和阿波罗之间的矛盾(阿波罗后来提醒帕里斯一箭射穿了阿喀琉斯的脚踝导致他的死亡),然而除了片尾帕里斯射穿阿喀琉斯的脚踝(这一点也遭到淡化,帕里斯后来射了好几箭),这一伏笔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呼应。没有看过《伊利亚特》的观众并不能了解到这一安排的意义。编剧想要淡化“阿喀琉斯之踵”这一神话因素,然而这一点如果被忽略,也就无所谓阿喀琉斯“半神”身份的认同了。而希腊神话最终要的一点就是强调“神”与“半神”的区别,剔除了神话因素,如何能够体现“半神英雄”的理解?

3、对人物把握的偏差
古希腊史诗中的人物和现代人的价值取向是相悖的,有时候看起来是逻辑混乱的,这是改编的第一大难题。《特洛伊》对人物的塑造是避重就轻的,造成了把握的偏差。

⑴人物的简单化处理
由于似乎无法让人物的价值去向与现代人产生认同,影片将人物的形象简单化处理。

①“阿喀琉斯荣誉”的讽刺
尽管塑造的阿喀琉斯“为了荣誉而战”,然而他的动机依然是不明确的。影片中靠俄底修斯对他的劝说和他与母亲的一次谈话来表现他最后的决心。

海洋女神:……你会娶到一个出色的女人,你会子孙满堂,你死了之后,他们将会记住你……可当很多年后他们都死了,你就会被遗忘……可是你如果去了,我就永远也见不到你了……(《特洛伊》)

与《伊利亚特》相比,这场戏虽然在台词安排上相较高明,但从感情上来说是无法说服阿喀琉斯的。影片虽然为阿喀琉斯定下的基调是“荣誉”,可到了片中却笔锋一转,让他为了一个女人杀进了特洛伊城,最后也并非死在战场上,而是在和布理塞斯的对话中被射杀。“为了荣誉而战”的阿喀琉斯最后上升为一个所谓“情圣”的高度,这是对这个半神英雄改编的一个讽刺。而全片惟一对这一把握的正确是在“阿喀琉斯的愤怒”的情节安排上。

②暴君阿迦门农
影片中塑造的最简单的是希腊联军统率阿迦门农。众所周知,虽然阿迦门农野心勃勃,他仍不失为一个智勇双全的英雄。而似乎是出于正邪角色对立的考虑,这个在希腊神话中以一个枭雄身份出现的的人物被简单处理成了一个暴君。我所见过对阿迦门农最好的诠释是《特洛伊的海伦》。影片保留了“阿迦门农女儿的祭祀”这一章节,并且对阿迦门农进行了相对全面的阐述。
仅仅因为《特洛伊》的主角是阿喀琉斯或者赫克托尔,忽略了对其他人物的深刻挖掘,导致了在片中,本应处于关键地位的联军统帅阿迦门农从一开始就以一个野心家的身份出现,在中途中除了他的残暴和好色之外没有任何延伸的性格。

4、描述情节,缺乏情感
《特洛伊》讲述了一场浩劫般的战争,不乏精彩的打斗和血腥的场面。但故事最终落定仍要取决于对人物的挖掘,从这个角度上说,《特洛伊》并没有突出原著关于“这场战争对每个人带来的伤害和影响”,换句话说,人物没有发展,从头到尾几乎都是同一种形式出现,没有进一步的深刻挖掘。

⑴缺乏视点的讲述
刨去对人物理解的偏差,《特洛伊》改编失败的最大问题是讲述视点的匮乏。影片完全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讲述整个战争,观众找不到应该关注的视点,亦分辨不清正恶双方。《魔戒》是完全站在“魔戒携带者”的角度,观众能够迅速落定立场,而当最传统的“正义战胜邪恶”时刻到来的时候,自然会带来酣畅淋漓的快感。
《特洛伊》看似面面俱到地描绘出整个故事,但却无法掩饰情感上的苍白。《魔戒》遵循的是好莱坞最传统的“邪不胜正”模式,而在《特洛伊》里,却无法界定究竟哪一方是正义,哪一方代表邪恶。虽然《伊利亚特》中也没有明确标识出正邪两方,但明显希腊联军是作为侵略者的形象出现的。而电影中,阿喀琉斯作为联军中的将领,又以正面角色出现,无疑是违背剧作常理的(更大程度上,影片是为了昭示诸如皮特这样的明星对票房的感召力)。观众无法选定自己的立场,自然在影片结束时产生迷茫:这场打了十年的战争,究竟有何意义?!

⑵尝试换一个讲述角度
好莱坞制作《特洛伊》更大程度上不是抱着一种艺术创作的态度。明星和大制作是支撑这部电影的关键。为了凸现明星的效应,剧作被推到了一个次要的位置上。
如果尝试换一个讲述故事的角度,也许能够从一个个人对于战争的角度来阐述这个悲剧。如果让我选择,我会选择原著中帕里斯的姐姐——预言女祭司卡姗德拉的视点去讲述。《伊利亚特》中,卡姗德拉预言了帕里斯会给城邦带来毁灭,在帕里斯回到特洛伊城的时候,她亦怂恿过赫克托尔去杀死帕里斯。这个人物的悲剧在于她能预见未来的一切,却无力阻止悲剧的发生。她的悲哀是特洛伊城的悲哀,也代表了这个神话之下隐藏的悲哀。
如此庞大的故事,从完全客观的角度阐述是不可能的,只能从某个悲剧性人物的角度,通过她的眼睛和遭遇来传达出相对饱满的情绪。建立在这种模式上讲述故事,会比全知的视点更能让观众正确找到定位。

三、关于史诗篇章的改编
史诗篇章的改编是要抱着类似于学术研究和充沛的情感来面对的。如何在承袭原著的精神上发挥出影像的魅力,关键在于提炼精髓,保留原著的原汁原味,在艺术加工上,继承原著的精神,深入挖掘人物。

1、承袭原著的风貌
改写史诗作品面临的一大困难就是原作品中有很多现代人所无法理解或接受的
语言风格、行文模式,如《魔戒》中出现的大篇幅的诗歌,《伊利亚特》长诗方式的行文;所有这些都是原著精髓的体现,即使影像难以表达,也需换一种方式转移这些因素,让观影者能够通过其他形式体会原著的语言的魅力所在。
电影《魔戒》在体现原著精神上的高明之一在于它保留了原著中影像技术无法体现的众多诗歌,用音乐的形式将它准确表达出来;而人物的某些对白也承袭了原著诗歌体的形式;在《特洛伊》中,除了规模宏大的外景和人物服装,几乎找不到古希腊时代人们交谈的风格和当时风貌的体现,换句话说,这是一部典型的由美国人来阐述的古希腊时代的故事,讲述方式是好莱坞战争大片的模式。影片中几乎没有出现一句原著中的对白,或者说没有在原有台词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让它带有那个时代的特色。无论从剧作或者表演的角度,这都是一大失败。

2、有机的缩减章节,添加符合电影规律的情节
史诗无疑都是鸿篇巨制,而作者往往不都是按着严谨的情节发展和模式来构建
作品的。以《魔戒》为例,身为语言学家的托尔金,有着丰富的阅历和文学语言修养,然而他毕竟不是一个传统的小说家,《魔戒》的写作部分篇章带有随意随兴的成分,而显示托尔金渊博知识的某些章节又对推动情结无益。改编要做的,就是保留最能体现原著精神的精髓,删除那些不必要的章节。
小说和长诗的行文结构都不符合电影的情节模式,改编需要做的就是在重整结构的同时,添加即符合原著精神,又对电影的情节推动有力的因素。一部改编出色的作品,一定是一部结构完整严谨、同时满足尊重原著和发挥原著的的作品。

3、关于前史的交代
小说是有前传的,《魔戒》中的大部分人物都有前史,怎样在电影中清楚地表达出主要人物所经历过的前史也显得由为重要。电影在塑造比尔博巴金斯的时候,让他在自己的庆生宴会上对一群孩子讲述他的冒险经历(他所讲述的一切都发生在前传《哈比人》里),观影者自然会对这个人物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此后他为什么能和精灵一起乘灰船离开中土(这被认为是最高的荣誉),也就不言而明了。
作为《伊利亚特》,它所包含的前史同样规模宏大。然而影片在塑造人物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现在时”的形式,而没有涉及到任何人的前史。以帕里斯为例,原著中卡姗德拉对他的预言是惊世骇俗的一笔,体现出“命运的不可抗拒”,而在电影中,这点被完全忽略,甚至没有先知者的存在,所以在特洛伊一方,内部矛盾是苍白的;当海伦到来的时候,自然就没有原著中所表现出来的力度——即使大家都知道这个女人会为特洛伊带来毁灭,但惊异于她的美貌,都愿意为她进行一场长达十年的战争。

4、人物的深刻挖掘和把握
不论情节安排如何,最终都将笔落人物。这点在前文关于《伊利亚特》的改编
已经阐述过。相比之下,《魔戒》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改编的典范,在于编剧能够准确地把握原著中人物的实质。
以冈铎摄政王迪耐瑟来说,这个人物具有复杂的性格和心态,他偏爱长子,却没有体会到在这种自私的爱的背后,他同样是爱他的次子的;他想要守卫冈铎,却力不从心;他想名垂千古,与先王同样永垂不朽,然而他的身份只是摄政王而非真正的王者;他对魔戒同样抱有即渴望又惧怕的心态。所有这些在原著中都没有明确地表现出来,只能通过某些对白的描写来体会这个人物的心境。改编者准确把握了这个人物在冈铎面临陷落、次子危在旦夕时刻那种凄凉的悲哀和绝望,所以当他预备让自己与儿子共同在火焰中获得“永远的荣耀”的时候,电影中的这个人物已经完全承袭了小说的精神,将一个曾经睿智英名、却难逃迟暮悲哀的摄政王,完整而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四、结语
改编史诗篇章是要经过痛苦磨练的无数环节(《魔戒》的编剧每一场戏都会斟酌数十遍,删除无数版本),这不仅仅是对专业上的考验。如果无法抱着一种由衷的热爱和深刻的理解去诠释作品,那么套用《魔戒》编剧之一的菲丽帕的话:“还不如壮士断腕地决定不要拍了”。
0

评论Comments